对“中國式过马路”说不
文章简介:一早,就发现在南昌的叠山路和象前段时间网上颇为流行一个“中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因此,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不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一早,就发现在南昌的叠山路和象山路交叉路口,有红色条幅,向市民宣传“向中国式过马路”說不。这应该是交管部门下大力气整治過马路不看指示灯的乱象了。
前段时间网上颇为流行一个“中国式过马路”的段子,“凑齐一桌麻将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關。”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在调侃的同时又生发出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问题的讨论。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亂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生活中还是有好多人对此事明知不當为而为之。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人们总是认为交通事故这样概率极小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外加群体效应的影响,想一想,红灯车少时如果身边的人都过马路了,只有自己站在一边等绿灯,人们心里总会有一种自己看起来很傻的感觉。“凑齐一桌麻将”就无视红绿灯,大多数人在这时候都是会选择混在一群人里大摇大摆地横跨马路,这樣的心理导致了更多的闯红灯现象。
因此,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只是调侃调侃就一笑而过,觉得好笑,是因为这个词说出了事实,会因为这个词而会心一笑的人,在碰到其他社会不文明现象而抱怨时,是否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不文明行为中的一员呢?耐心等绿灯亮起、规規矩矩排队、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些显然都不是大事,然而“素质”却在这点點滴滴的小事中显现出来了。
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同时也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和及时的警示。“素质”影响到中国的上一代人,这一代人,更重要是影响我们下一代人的成长。从小事做起,以身做责,不要让孩子们觉得各种的道德、素质教育都只是老师在课堂上,在书本上才有东西,而不是用于生活。为我们的下一代中国人作个好榜样,真正体现“礼儀之邦”的文化素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