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新余融入南昌一小時经济圈
文章简介:我省提出重点进行城市化地区的工赣东北片区以上饶中心城区为中心功能定位: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构建以上饶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广赣西片区以宜春、萍乡中心城区为功能定位:以宜春、萍乡为复合中以宜春、萍乡中心城区为双核,以赣中南片区以吉安中心城区为中心功能定位: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以吉安中心城区为节点,以京九铁赣南片区是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中心功能定位: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主体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中心,加快赣县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的1功能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我省将构建以鄱阳湖为“绿心”,我省提出重点进行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開发。昨天,记者从政府部门获悉,重点开发区域主要位于全省“一群两带三区”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內。我省将根据城市区位特点、总体实力和经济地理联系,以交通干线为轴带,壮大一批经济紧密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经济板块。
赣东北片区
加快形成信江河谷城镇群
赣东北片区以上饶中心城区为中心节点,主要包括信州區、上饶县、广丰县等3个县(区)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長三角和海西经济区,打造全省经济次中心,建设光伏和锂电池新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全国光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基地,打造全国旅游强市和贛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构建以上饶中心城區为中心,以广丰县和上饶县等节点城市为支撑,以主要交通轴线为纽带,连接周边节点城市的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形成半小时經济圈和信江河谷城镇群,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
赣西片区
宜春、萍乡、新余联动发展
赣西片区以宜春、萍乡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袁州区、湘东区、安源区3个区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以宜春、萍乡为复合中心,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湘赣边际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宜春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省低碳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推动萍乡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以宜春、萍乡中心城区为双核,以浙赣铁路、沪昆客运专线、沪昆高速为轴带,促进宜春、萍乡、新余联动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成为联接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平台。
赣中南片区
加快以吉泰走廊
为核心的城镇群建设
赣中南片区以吉安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吉州区、青原区和吉安县3个县(区)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重要的区域性綜合交通枢纽、国际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和能源基地、赣中中心城市。
以吉安中心城区为節点,以京九铁路、昌吉赣客运专线、衡茶吉铁路、大广高速和规划研究的吉安至建宁铁路为轴带,加快以吉泰走廊为核心的城镇群建设,形成赣中南新的经济增长极。
赣南片区
加快赣县、南康一体化
赣南片区是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章贡区、赣县和南康市3个县(市、区)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主体,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加快推进原中央蘇区振兴发展,打造全國革命老区扶贫攻堅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中心,加快赣县、南康一体化进程,以赣粤、赣闽走廊为两翼优化空间結构,形成赣粤、赣闽城镇密集区,推进赣南等区域山地城镇组团式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內的18个县(市、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發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臺,区域性的优质农产品、生态旅游、光电、新能源、生物、航空和銅产业基地。
我省将构建以鄱陽湖为“綠心”,以省会城市南昌为核心,以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等中心城市为重点支撑,以环鄱阳湖交通走廊为通道的环状空间开发格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