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核心增長极规划:要与武汉长沙合肥四足鼎立
文章简介:7月25日记者获悉,南昌市近日《规划》提出,南昌市打造核心增《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的目标2015年,南昌经济总量要迅速《规划》提出,到2020年,南根据《规划》,到2020年,世依托南昌不断提高的城市能级和不树立全域南昌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在南昌主城区范围,按照“一核五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称,南构建南昌一小时都市圈,把南昌建7月25日记者获悉,南昌市近日通过了《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规划(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南昌核心增长极格局初步形成;到2020年,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的位次明显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30%。
A 定位
南昌要与武汉、长沙、合肥“四足鼎立”
《规划》提出,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总体定位是:在中部地区,要立志于“总量比合肥、人均超郑州”,形成与武汉、长沙、合肥“四足鼎立”帶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态势,促进中部崛起。在全国層面,要立志于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宜居城市,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发展中占據主动。
核心增长极格局2015年初步形成
《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的目标:到2015年,南昌核心增长极格局初步形成,南昌市要素集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带动能力大幅提高。
2015年,南昌经济总量要迅速增加,GDP占全省比重要超过25%。同时,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产业和大企业迅速崛起,努力形成汽车、生物与食品、新材料3個千亿产业。入围国内五百强企业数目达到8个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5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70%。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周边地区的輻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B 目标
2020年城镇人口达500万人
《规划》提出,到2020年,南昌经濟实力在全国城市中的位次明显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30%。同时,核心增长极的要素支撐力大为增强,跨江繁荣、临湖发展的大都市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美好城市、美丽南昌”,成为引领全省、辐射长江中游、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核心增長极。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世界五百强和国内五百强区域性总部和分支机构、金融机构數目超过500家,主要创新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40%。跨江繁荣、临湖发展的大都市格局基本形成。按照国土面积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00万人、经济腹地10万平方公里的总体设想,实现建成区面积5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00万人,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C 布局
昌九相向发展 抚州融入南昌发展
依托南昌不断提高的城市能级和不断提升的交通枢纽地位,促进南昌和九江的相向发展,加快形成昌九经济走廊。促进抚州融入南昌发展中,推进奉新、靖安、高安、丰城、樟树、东乡、余干、永修等县市对接南昌中心城区,构建共具核心增长极效应的共同发展格局。以巩固和扩大南昌的发展腹地为目标,以环鄱阳湖交通网络为纽带,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
把進贤、安义建成中等城市
树立全域南昌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城鄉一体发展新格局。加快主城区西跨、东进、北控、南拓、中兴的步伐。通过建设鄱陽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大昌北地区和城市新的组团,拉大城市框架,为南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积极建设新县城,把远郊的进贤、安义县城建设成为中等城市。
南昌建设组团式城市
在南昌主城区范围,按照“一核五组团”總体架构,依托红谷滩扩增高端城市功能,优化提升旧城中心区,合力打造由红谷滩新区和旧城中心区组成的功能强大、优势突出的都市中心。充分利用好南昌特有的自然山体—水系格局特殊的空间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空间紧凑与开敞相结合的组团式城市。
D 举措
南昌将全面拉开城市框架
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称,南昌将全力聚焦产業攻坚。将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提升城市能级。突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經济先导区,加快推进红谷滩新区二次開发和老城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九龙湖生态新城、乐化空港新城、瑶湖科技新城、昌南综合新城、梅岭休闲新城五大城市组团建设,加快推进全省金融商务区等十大功能区。
构建南昌一小时都市圈,把南昌建设成融泛長、泛珠和中部地区区位优势、競争优势、合作优势为一体的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大都市。通过创新发展体制機制,发挥体制创新示范作用,增强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普遍活力和内在動力,把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迅速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巨大能量。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包括财税、金融、产业、投资、土地等要求省里给予支持的重大政策举措。(记者陈文秀 实習生曾韵桐 谈泽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