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论坛网

标题: 《山河扣问》:一本从南昌出发的畅销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常欢    时间: 2013-9-7 10:14
标题: 《山河扣问》:一本从南昌出发的畅销书
山河与公子的互粉
《山河扣问》:一本从南昌出发的畅销书


    王跃文在他的《国画》中说:“如今人们坐在一起,不是说干部作风问题,就是说些粗俗笑话,再就是说哪里发了大案,几乎说不出任何美好话题。”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当人们坐在一起,不是说邓涛,就是说《山河扣问》。在这些美好话题里,不妨以邓涛《扣问山河》的方式,扣问一下吧,这到底是怎样的公子、怎样的山河、怎样的多情?
    怎样的公子?最近看到不少关于邓涛的描绘,有文字版本的,也有照片版的,诸如《公子的千年》、《千年公子情溢山河》等等。有人说他是古代公子,是千年前的公子扶苏,有人说他是现代书生,像民国时期的梁遇春、徐志摩一样风流倜傥。而在新浪微博中,认证的是@作家邓涛。
    怎样的山河?封面有一行小字:“半生山林,半生书斋,这是书生最灿烂的理想。本书完成了对城市、乡村、生命及山水在精神层面的审美及历史文化观。”这段话,颇似商家叫卖时的广告词,却的的确确道出了实情与真相。江山如此多娇,才子俯首,英雄折腰。前有余秋雨《文化苦旅》、王充闾《千秋扣问》,后有谢子安《雨走青纱》、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今有邓涛的《山河扣问》。他们的作品如同回响在阿尔卑斯山下的神秘声音,提醒我们这些赶路的人:慢慢走啊,欣赏!又似浮士德在新城落成时内心的呐喊:太美了,请停一下吧!当然,不乏审美,更富审视,既是扣问,必有忧思。“在乡村的泥土上旺盛地成长起叫城市的水泥盘,它侵略着泥土,但无法吞噬掉我们对稻田、空气和老宅的怀念,那些散落的村庄是我们最早的家。”这样的文字,与江子的《田园将芜》、刘亮程的《家园荒芜》有交相辉映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怎样的多情?“有往事的人爱生命,对时光流逝无比痛惜,因而怀着一种特别的爱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没有往事的人对时光流逝毫不在乎,这种麻木使他轻慢万物,凡经历的一切都如过眼烟云,随风飘散,什么也留不下。”而在邓涛多情的笔下,与山河不但是互动的,而且是交赞的,除了“相看两不厌”,还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在邓涛多情的笔下,草木非人亦有情,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好有幸,我看到了大好河山,可是大好河山也要感到幸福,因为被我看到了”,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自信,真正的多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俗,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
    怎样的畅销?山河有意,公子多情,碰撞出的是洛阳纸贵,网络风行。《山河扣问》一经问世便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百大网站争相转载、评述,多次在当当网文学、随笔两栏近24小时畅销榜排名第1位。
    邓涛的《山河扣问》,是一本从南昌出发的畅销书,看完之后,我想起了恩格斯那段常为读书人所称赞的名言:优秀的作品应是三方的完美融合,一是闪光的思想深度;二是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三是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里给出了检验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四个标准:“思想深度”、“历史内容”、“生动情节”以及三者的“完美融合”。在邓涛的《山河扣问》中,我看到了理想的标准,如何变成了现实的作品。








欢迎光临 杭州论坛网 (http://www.zxhxw.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