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在“打酱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3:0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两会已经开始,一些代表委员的建议也引了舆论的关注。如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四大节假日全国免费坐火车,另一人大代表、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森则说,要力推慈善立法,每人捐一笔工资做公益。
  如果一些建议缺少现实可行性,就失去了议政的意义。不能很好地参政议政,可以说是不称职的体现。而不称职,用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话讲,“意味着67万人缺席”。 朱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一个代表或委员,作用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可能碌碌无为,也可能大展宏图;可能积极履职,也可能敷衍了事;可能用心准备议案、提案,也可能不费脑筋交白卷;可能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也可能沉默寡言,高高挂起。而这个不同,就看有没有强烈的“角色意识”。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我们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把这个头衔当作一种荣誉,或者获取资源的手段,或者一种奖励,而没有明确意识到这是一种责任,自己是选民的利益代言人。角色意识不强,也就不会努力地去做好代表或委员,为“选民”说话。
  角色意识的缺席也与人大和政协的制度设计出现偏差有关,没有完全实现“人民代表为人民”。这就使得被选出和推荐的代表委员,一方面其参政议政能力可能不高,无法有效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大真正可能为民众代言,因为他们连民众是谁都不清楚。再加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非专职,而是业余兼做,很少有时间沉下去调研,准备议案提案,可又为了显示自己关心公共利益,因而出现上述雷人建议和雷语也就不奇怪了。
  两会中,还有少数“三无”代表委员,即“无提案”、“无想法”、“无反对”的代表委员,他们上两会,似乎只是出席、鼓掌、接受采访而已,如网民所言,是“来打酱油的”。无提案议案尚可理解,不是每个代表和委员都要带着议案提案上两会,没有建议硬要写,也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质量不会很高。但这些“精英人士”,对事物总该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且应该善于和勇于表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杭州网

GMT+8, 2024-6-1 19: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